油茶,学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. ,属茶科,常绿小乔木。 油茶的经济效益极高,其产出的茶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,居食用油之首,人食用吸收后,对降低胆固醇、血糖和血脂有较好的效果,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疗效。 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,广西作为全国油茶重点产区,油茶种植规模大,政策优越、前景非常广阔,从 2018 年起广西计划在 5 年内, 新种植油茶 320 万亩, 改造低产林500 万亩,即广西油茶“双千”计划,为油茶苗培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,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钻研油茶育苗技术,培育优质良种油茶苗,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,积极促推油茶“双千”计划顺利开展实施。
1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育苗技术
1.1 整地、基质装杯
将圃地杂草清除干净, 将地面整平, 做成宽约1.2 m 的苗床, 苗床长度根据地形而定, 一般为 10~25 m ,留好步道,挖好排水沟,搭盖荫棚,冬春季遮阴度控制在 50% 左右,夏秋季控制在 75% 左右。 将黄心土与泥炭土、谷壳按 7∶2∶1 的比例拌匀,作为种植基质装入杯高 × 口径为 8 cm×5 cm 的无纺布袋杯中,整齐紧靠排放在苗床上, 为了保湿及防止无纺布袋杯倾倒,杯床边缘需用土培好。
1.2 砧木种子催芽与播种
每年 10 月份前后,将收集到的普通油茶种子去除霉变的和有虫害的种子后, 放置入竹筐内置于洁净的水源中,捞掉浮在水面上的干瘪种子,浸泡 24 h左右捞起 , 将种子表面水分晾干备用。 用干净河沙与泥炭土按 1∶1 比例混匀,平铺在播种苗床上,厚度约20 cm ,在其上紧密平铺一层种子,再用播床基质将种子覆盖,厚度为 3 cm 左右,完成播种后适当淋水,在播床上面覆盖一层荫网, 如遇低温, 还需加盖薄膜。 定期淋水,保持播床基质湿润,定期除草、施肥、喷药。
1.3 穗条采集与处理
采集良种油茶的穗条,挑选晴朗天气在上午 9:00前或者下午 4:00 后采集, 注意采集母树树冠中上部朝阳面的枝条,挑选叶色浓绿、茎杆粗壮、达到半木质化程度、比较有活力的穗条,穗条采好后用湿毛巾包好保湿,尤其长途运输一定要做好保湿处理。
1.4 起砧木苗与清洗处理
砧木苗的根长至 15 cm 长左右, 选择阴雨天气起苗,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浸泡到甲基托布津等药液中杀菌消毒 10~15 min ,捞起后用剪刀剪掉砧木苗的根基部以上的枝叶,留根部作砧木,如因穗条不够或场地不足,砧木苗当季用不完,可将洗好处理过的砧木根条放置冰库保存,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 1 年的,对嫁接后苗的成活率影响都不大。
1.5 嫁接
选取穗条上茎杆粗壮、叶片健康的一个叶芽,在接穗叶柄下方 1.0~1.5 cm 处用小刀在穗茎两侧斜削出长约 1.0 cm 的斜面刀口, 两斜面交会于穗茎中心最下方,在叶芽上方 0.5~1.0 cm 处将穗芽剪断,形成一叶一芽的接穗。 取一节长 3.5 cm 左右的砧木,在上断口用小刀沿中心分两半切开长约 1.2 cm 的开口,将削好的一叶一芽接穗插入砧木开口内, 砧木开口内侧与接穗斜面刀口紧密贴合, 用铝片将砧穗结合部位固定住,完成嫁接。 嫁接好的苗木放到小塑料盆中用湿毛巾盖住保湿。
1.6 种植
用削尖的筷子在备好的无纺布袋杯正中心插出一个深约 2 cm 的孔穴,将嫁接好的油茶苗木种植到孔穴中,回土压实,一个无纺布袋杯种一株苗,淋透水后用薄膜搭成拱形罩住苗床, 保持薄膜内苗床上方的空气湿度在 85% 左右,保持遮荫。
1.7 小杯苗日常管理
1.7.1 嫁接苗恢复期管理 嫁接苗种植后恢复期内要保持遮荫和覆盖薄膜,及时观察苗木生长情况,保证淋水到位, 及时除草, 及时抹除花芽和基部萌芽条。 种植两个月左右嫁接口便会自行愈合,并且长出新芽新叶,即可掀开薄膜进行喷药施肥。
1.7.2 生长期水、 肥、 药管理 嫁接苗种植 2 个月后,当天气阴凉时可掀开遮阳网。 苗木嫁接成活后每月喷施一次尿素或硝硫基 - 复合肥,在苗木生长旺盛期,每半个月喷施一次叶面肥;每月喷施一次多菌灵等杀菌药水和吡虫啉杀虫剂,防治病虫害。 当大部分苗高达 20 cm 时, 对苗木进行一次移杯分级或间苗移植,将矮苗、弱苗、差苗挑选出来另起一床集中摆放,加强追肥管护,定期除草、摘除花蕾,当苗高约20 cm 时开始进行移苗炼苗,当地径 ≥0.3 cm 时便可出圃作为小杯苗造林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- 上一篇: 种油茶领分红 村民过上好日子
- 下一篇: 种植油茶树,白花还是红花的,要了解清楚不要盲目跟风